來源:不止是鋼貨
有77年歷史的唐鋼要退城搬遷,產能將遷至樂亭縣
界面新聞—周小颺—8月21日
【廣告:鋼鐵行業的大趨勢和出路均是兼并重組、集中度提升,早重組、早受益,歡迎有意向出售鋼廠的相關負責人通過微信後台和我們聯繫,我們了解情況核實后將推薦給多位合作夥伴。要求鋼廠規模在200萬噸以上,上不封頂】
規劃了兩年多的唐山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(下稱唐鋼集團)退城搬遷行動,要正式執行了。

8月20日晚,河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(下稱河鋼集團)旗下上市公司河鋼股份(000709.SZ)發佈公告稱,河鋼股份唐山分公司(下稱唐山分公司)將退城搬遷,除一冷軋廠等部分資產繼續經營外,其餘資產均需關停。
截至3月31日,唐山分公司關停涉及的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賬麵價值為385億元。唐山分公司位於唐山市路北區和開平區,擁有煉鐵產能704萬噸,鍊鋼產能684萬噸,軋鋼產能1100萬噸。
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,唐山分公司包括了唐鋼集團本部、二煉鐵廠區、唐銀鋼鐵,涉及鋼鐵產業員工約2萬人。
另一位鋼鐵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稱,除高端汽車板生產線不搬外,唐鋼集團在唐山市區的其他生產製造環節,將全部遷之唐山市樂亭縣。樂亭縣位於該市東南部,與市中心相距不到100公里。
王國清表示,唐鋼集團本部搬至樂亭,從內陸搬遷至臨港,有利於降低企業物流成本,包括進口鐵礦石從港口至廠區的運輸費用,以及鋼材出口或北材南下時從廠區至港口的運輸費用。
但她同時指出,唐鋼搬遷將涉及企業設備搬遷、重建,廠區重建,職工安置等多方面問題。
「在搬遷過程中,企業生產停滯、營收縮減,且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廠區重建中,這將使企業資產負債率大幅上升。」王國清說,若搬遷后恰逢市場低迷,將導致企業面臨虧損風險。
由於鋼鐵生產裝備的特殊性,可搬遷利用的設施並不多。「異地搬遷實際就是新建。」王國清稱。
此外,大規模搬遷可能會導致新的生態環保、巨額呆壞賬以及就業和其他社會問題。王國清舉例稱,重慶鋼鐵就遭遇了「搬遷後遺症」,連續多年陷入巨額虧損,最後只能走上破產重組的道路。
唐山鋼鐵是中國鋼鐵的產量風向標,約佔中國粗鋼產量的14%。其中,唐鋼集團是唐山鋼鐵的標誌性企業,其本部擁有標誌性的花園式廠區,有「世界最清潔鋼廠」之稱。

唐鋼始建於1943年,是中國鹼性側吹轉爐鍊鋼的發祥地。2006年2月,經河北省政府批准,承鋼集團、宣鋼集團整體併入唐鋼集團,組建成為現在的唐鋼。2008年6月,唐鋼集團與邯鋼集團合併重組,成立了河鋼集團。唐鋼集團成為河鋼集團的子公司,後者對其持股比例為92.99%。
據蘭格鋼鐵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,2019年唐鋼集團產量為1686萬噸,約佔當年唐山市粗鋼產量1.37億噸的約12.3%。
「搬遷過程中,唐鋼集團在行業中的地位或受到影響。」王國清稱。前述鋼鐵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稱,由於搬遷重建,新唐鋼至少需要三到五年才能恢復到現在的效益水平。
唐鋼搬遷謀划已兩年有餘。
2018年年初,按照唐山市人民政府網站發佈的2018年「十項重點工作」任務,唐山將編製市核心區及周邊相關企業退城搬遷計劃,啟動唐鋼(本部、二煉鐵廠區)、唐銀鋼鐵搬遷。
王國清稱,城市鋼廠的搬遷,更多考慮的是鋼鐵企業運營對城市功能和環境的影響。
「鋼鐵企業的人流、物流,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城市的擁堵及環保問題。」王國清說。
根據公告,唐山分公司目前已關停多座生產設備,包括2000m和3200m高爐各一座、210m燒結機兩台、265m燒結機一台、150噸轉爐三套等。
其餘資產將於今年9月前逐步進行關停,主要包括3200m高爐一座、360m燒結機一台、55噸轉爐兩套等。
根據公告,唐山分公司退城搬遷后,騰退土地的權屬人是唐鋼。
唐山市政府同意將此工業用地變性為商業和住宅用地,由唐鋼下屬全資子公司唐山唐鋼建設發展有限公司(下稱唐鋼發展)繳納土地出讓金后,取得商業和住宅土地使用權。
唐鋼發展繳納的土地出讓金扣除政策性計提后的金額,將於未來三年內撥付唐山分公司,用於唐山分公司的搬遷征拆補償。
公告還稱,唐山市政府撥付唐山分公司的資金,若不能彌補唐山分公司搬遷資產的賬面損失,差額由唐鋼及唐鋼發展以購買關停資產殘值等方式予以彌補。唐鋼與河鋼股份另行簽署資產轉讓協議。
唐山分公司是河鋼股份的核心資產之一,其關停將對其經營業績造成一定的影響。按照唐山分公司8月底全部關停測算,預計今年河鋼股份將減少生鐵產量182萬噸、鋼174萬噸、鋼材167萬噸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備註:最近有讀者反應,騰訊公眾號的規則改了,不是按時間先後推送,最好在下方點個讚,表示大佬已閱,不然可能收不到俺的文章。
August 30, 2020 at 10:41AM
https://ift.tt/2DeVpaY
花園式鋼廠未能逃脫搬遷的命運!新址在100KM以外的沿海基地,異地搬遷實際就是新建-財經新聞 - 臺灣新浪網
https://ift.tt/3fE4FmD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