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標題:戈壁鋼城60餘載「乘風破浪」 尋「智」解危拓國際市場
中新社蘭州7月26日電 (記者 丁思)紮根戈壁灘62載的中國酒泉鋼鐵(集團)有限責任公司(以下簡稱酒鋼)在不毛之地「披荊斬棘」建成中國西北規模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。如今,智能化建設和多元創新發展成為企業「乘風破浪」的底氣,不斷拓展國際朋友圈,產品已應用於亞洲、歐洲、美洲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。
「難,酒鋼的成長真難。」談及鋼城的發展歷程,酒鋼發展規劃部部長陳平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說,該企業始建於1958年,是國家規劃建設的第四家鋼鐵聯合企業,「飛沙走石的戈壁灘,除了嘉峪關關城,就是酒鋼的廠房,加之原料運距大、企業成本過高、市場需求量小等,發展備嘗艱辛。」
后又因多種原因「三上兩下」,直到1970年,設廠12年後出鐵,1985年出鋼,2000年集團公司完成上市。
51歲的陳平是一位「老酒鋼人」,見證了這家省屬國有大型企業最為輝煌的歲月。
20世紀90年代中期至21世紀初,中國城市化進程加快,鋼材市場需求倍增,酒鋼生產的中厚鋼板被喻為企業的「印鈔機」。
「這15年創造了震驚全國的『酒鋼速度』,鋼城各車間忙碌得熱火朝天。」陳平說,「十五」期間,企業還探索跨區域與國際化發展,在蘭州榆中、山西翼城建設鋼廠,並在南非合作開發鉻鐵資源。
酒鋼前進的步履仍未一帆風順。2015年,酒鋼全年虧損近90億元人民幣,出現了「鋼材不如白菜價」的窘境。
「破解資源綜合利用難題是關鍵。」陳平說,2016年以來,酒鋼積極開發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原料生產地,從蒙古國、哈薩克、澳大利亞等地進口鐵礦、焦煤等原料;加大技術創新提高自有鐵礦石的利用水平,填補因環保限采、貧化難選等引起的區域原料短缺。
尋求智力支持是酒鋼危中尋機的路徑。目前,酒鋼組建了氫冶金研究院、鋁業研究院、礦業研究院等,並與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開展技術合作,加速科技成果轉化。
「科技創新已經讓酒鋼嘗到了甜頭。」陳平說,2019年,企業開發超級雙相不鏽鋼、鍍鋁鋅彩色鍍層板、高壽命鋁電解槽用鋼等37個產品;核用不鏽鋼產品還應用於巴基斯坦卡拉奇、「華龍一號」海外首堆核電站;不鏽鋼手機用材,成為國際高端手機製造商指定供貨商。
酒鋼集團制定的「十四五」發展規劃中提出,推動5G網路、工業互聯網、大數據中心、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製造業深度融合;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,促進傳統產業產線數字化;推廣「無人化」技術,加快智能化改造進程。
陳平說,隨著「一帶一路」建設不斷推進,中國製造的成套裝備送往海外,作為最重要基礎材料的鋼鐵、鋁也隨之「走出國門」,鋼城迎來新機遇。(完)
July 26, 2020 at 05:48PM
https://ift.tt/301HZru
戈壁鋼城60餘載「乘風破浪」 尋「智」解危拓國際市場 - 臺灣新浪網
https://ift.tt/3fE4FmD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